TPU就是热塑性聚氨酯,是一类加热可以塑化、溶剂可以溶解的聚氨酯。热塑性聚氨酯与混炼型和浇注型聚氨酯比较,化学结构上没有或很少有化学交联,其分子基本上是线性的,然而却存在一定量的物理交换。
所谓物理交换的概念,在1958年由SchollenbergeC.S.首先提出,是指在线性聚氨酯分子链之间,存在着遇热或溶剂呈可逆性的“连接点”,它实际上不是化学交联,但起化学交联的作用。由于这种物理交联的作用,聚氨酯形成了多相形态结构理论,聚氨酯的氢键对其形态起了强化作用,并使其耐受更高的湿度。
按划分标准的不同,TPU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分类。
按软段结构可分为聚酯型、聚醚型和丁二烯型,它们分别含有酯基、醚基或丁烯基。按硬段结构分为氨酯型和氨酯脲型,它们分别由二醇扩链剂或二胺扩链剂获得。普遍常见的划分是分为聚酯型和聚醚型。
按有无交联可分为纯热塑性和半热塑性。前者是纯线性结构,无交联键;后者是含有少量脲基甲酸酯等交联键。按制成品用途可分为异型件(各种机械零件)、管材(护套、棒型材)和薄膜(薄片、薄板)以及胶粘剂、涂料和纤维等。
相关动态:高透湿型TPU薄膜赋能高标准医用防护服生产
状似滚筒的机械设备在车间内不断卷动着透明薄膜,高性能薄膜材料生产线正全线开工。近日,博锐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出高透湿型热塑性聚氨酯薄膜(TPU薄膜),为高标准医用防护服的生产赋能。
“这些防水阻菌的TPU薄膜是防护服生产的重要原料,每生产一件防护服需要4平方米薄膜。我们争取复工就是为了给下游的医疗企业生产抗‘疫’物资。”据悉,该TPU薄膜致密、阻隔性能好,无微孔,水分子在分子间运动传递,而细菌病毒却无法透过。中山博锐斯总工程师冷勇表示,它可广泛应用在防护服等医用物资方面。
目前使用PE微孔膜的防护服,阻隔性、舒适性、耐磨性均低于高透湿型TPU薄膜。TPU薄膜于2017年通过了GB19082-2009和ASTMF1671阻菌性第三方测试,多年来主要供出口用于阻菌防护服复合面料。
同时,他补充,TPU制膜过程省去了添加碳酸钙粉末造粒工序,生产效率高。缝制缝合防护服时使用TPU密封胶条,无需使用带面料结构的胶条,胶条生产和热压贴合效率很高,密封防水阻隔等级高。
查看更多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