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PO由烯烃类硬链段与橡胶类软链段共混而成:烯烃类硬链可为聚乙烯(PE)或聚丙烯(PP),橡胶类软链段则以二元乙丙橡胶(EPM)或三元乙丙橡胶(EPDM)为主。烯烃类硬链段与软链段材料经机械共混后,单体间彼此没有作用,得到TPO材料,若材料经过聚合反应使单体间轻度交联,则形成(r-TPO)。由于c-TPO只需要混合原料,技术门槛低、容易制造,目前市面上常见的TPO材料70%属于C-TPO;但C-TPO单体间无作用力,造成材料物性与强度不佳,于汽车产品的应用有限。相较之下,R-TPO经过聚合作用,能够满足汽车工业对材料高性能要求,并开发TPO在汽车构件上的新应 用,提升附加价值。
TPO材料--TPO性质与塑胶相似,耐候性佳、耐冲击性较强,主要应用于车辆保险杆、仪表板、方向盘、动力传动系统防尘罩等。随著TPO材料性质的提升,未来可朝车身外板、车身结构、车门、车门内部等新应用发展。TPO用量受全球经济状况影响,2009年TPO产值为60亿美元,但随著经济衰退反弹,2010年TPO成长率达17.3%。2010年全球汽车工业市场对TPO需求,以北美为大宗占49.0%;中国22.3%,排名第二;欧洲为18.3%,日本及印度分 别占8.4%与2.0%。由于美国车市复苏,以及汽车轻量化、须回收等议题,未来TPO需求以平均每年6.6%的速度成长。预期中国和印度汽车市场兴起,将随之带动TPO用 量,2015年将达到129万吨。未来TPO在汽车市场需求的消长如图四,**的市场将来自中国、印度等新兴市场;除中、印市场外,欧洲汽车工业也将持续增长,北美和日本市场成长则趋缓。
TPO材料--TPO易上色、可回收性质,使它逐渐取代有毒PVC材料在汽车中的使用,且聚合改质后R-TPO性能提升,有助于TPO材料拓展在车体结构上的应用。未来TPO应用将从汽车外装件逐渐延伸到内部构件,如气囊外壳、双向射出车门、彩色TPO等,使TPO在汽车市场上的规模持续扩大。欧美、日本汽车产业的复苏,中国、印度等新兴国家对汽车需求增加,对汽车材料的新要求,以及TPO性能改良后在汽车上的新应用,都将增加TPO在汽车产业中使用的用量。
动态:
恩欣格Ensinger启用新的预浸料生产设施
自1966年以来,Ensinger一直活跃在工程聚合物领域。如今,该企业集团的产品和服务范围涵盖了整个增值链-从混料和挤出,注塑成型和坯料到成品零件。在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业务领域,Ensinger几年前增加了由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制成的板和组件,主要用于医疗市场。
查看更多评论